嘔吐後脫水怎麼辦?科學補液與護理指南
嘔吐是常見的身體反應,但頻繁嘔吐可能導致脫水,尤其對兒童、老人和慢性病患者風險更高。以下是全網近10天熱議的嘔吐脫水處理方案,結合醫學建議整理成結構化指南。
一、脫水程度快速判斷

| 程度 | 成人症狀 | 兒童症狀 |
|---|---|---|
| 輕度 | 口渴、尿量略減 | 嘴唇稍乾、尿布減少1-2次 |
| 中度 | 頭暈、眼窩凹陷、尿色深 | 哭時無淚、皮膚彈性下降 |
| 重度 | 意識模糊、脈搏微弱 | 昏睡、手腳冰涼、超過8小時無尿 |
二、家庭補液方案
| 補液類型 | 配製方法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
| 口服補液鹽(ORS) | 每包兌250ml溫水 | 首選方案,藥店有售 |
| 家庭自製液 | 500ml水+1.75g鹽+10g糖 | 無ORS時應急使用 |
| 米湯補液 | 米湯500ml+1.5g鹽 | 嬰幼兒更易接受 |
三、分階段處理要點
1. 嘔吐發作期(0-2小時)
• 暫停固體食物,每5-10分鐘餵5ml補液
• 避免一次大量飲水引發再次嘔吐
• 可含服冰塊緩解噁心感
2. 緩解期(2-6小時)
• 逐漸增加補液量至每次10-15ml
• 嘗試添加蘋果泥、香蕉等易消化食物
• 維持電解質監測:尿量應>0.5ml/kg/h
3. 恢復期(6小時後)
• 開始BRAT飲食(香蕉、米糊、蘋果泥、吐司)
• 避免乳製品和高脂食物至少24小時
• 每日補液量=正常需要量+丟失量(嘔吐量×1.5)
四、需立即就醫的警示信號
| 人群 | 危險症狀 |
|---|---|
| 嬰幼兒 | 囟門凹陷、持續8小時無尿 |
| 孕婦 | 24小時無法進食、酮體++以上 |
| 所有人 | 嘔血、膽汁樣嘔吐物、意識障礙 |
五、全網熱議Q&A精選
Q:運動飲料能替代補液鹽嗎?
A:不推薦。市售運動飲料含糖量過高(約6-8%),可能加重腹瀉,且電解質比例不符合WHO標準。
Q:嘔吐後能馬上喝水嗎?
A:需等待10-15分鐘讓胃部休息,之後從5ml開始嘗試,使用湯匙餵比直接用杯子更安全。
Q:如何判斷補液是否有效?
A:觀察兩項核心指標:①尿量恢復且顏色變淺 ②精神狀態改善。兒童應每2小時有小便。
六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項
•糖尿病患者:選擇無糖補液鹽,每小時監測血糖
•術後患者:需諮詢醫生,可能需靜脈補液
•老年人:警惕低鈉血症,補液速度需放緩
記住:預防勝於治療。在流感季或胃腸炎高發期,家庭可常備口服補液鹽。若脫水症狀持續12小時以上,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幫助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